从小满怀从医信念,在成医的路上刻苦学习,在钻研的路上坚持不懈,他致力于为每一位病人带去健康,从医近40年来,初心未改。他就是“中科之星·年度好人”2021年度获得者,泉州市中科医院皮肤科主任唐华贵医生。
唐华贵,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毕业于成都第二学院,师从核工业部著名皮肤病专家兰长贵博士后,三十年来致力于顽固型皮肤病科研与诊治,曾多次应邀参加福建省皮肤病高峰研讨会并发表演讲,2018年第二届福建省皮肤病高峰研讨会学术主持人之一,中科名医会诊工作室科二主任,儿童中医外治研究员之一。
刚走进唐华贵的办公室,布置相对简单,阳光积极地洒在了办公室上,除了几本陈旧的书本以外,也就只剩下电脑和堆积如山的病历本了,当看到挂满了锦旗的四周墙,我不得不对这位近70岁的老人肃然起敬。唐华贵很忙,甚至还没来得及向我们问候,仍在研究着上一名病人的病历,看上去,尽管再忙,对于工作,他总是甘之如饴。
唐华贵介绍 (人物网记者 摄)
唐主任,我看你办公室是不是缺少点书啊?助理紧说道:“你看主任忙成那样子,哪有时间在办公室看书啊,他宿舍倒是堆满了书本,办公室里,他就对那两本“万能宝典”爱不释手。”大家都笑了起来,唐华贵主任也正好忙完了手上的工作。
承之大任,必强其体魄
唐主任,恭喜您获得了“中科之星”的荣誉啊,我看您今年快70了啊,但您的身体,比我还更有能量呢。唐华贵说道:”作为一名医生,首要的当然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,有过人的体魄,我们才有丰富的精力给病人带去更好的诊疗体验啊,回头咱们忙完,我教你一套八段锦。这套八段锦我经常教给病人,让他们在家里多练练,身体好起来,病好得也快,以后也少生病,少吃药。现在的人们啊,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了,爱惜就明显少了,有得吃就吃,有得喝就喝,熬夜打游戏第一名,生病了总觉得有医生,有药吃,这是不对的。“
"我选择作为一名医生,并不是选择了一种工作作为我的谋生职业,而是想改变人们的病态,不只是病,这是我的终生志向。在这个科,也知道大多病人免疫都欠佳,药,要不要吃,前期当然要吃,但是吃药,我还想给他们带去一些保健的方法,你看,这本书我研究了有近二十年了,到现在我还在研读着,我想,把这些物理保健的方法带给每一位病人,让他们都强大起来,毕竟这个病,是慢性病,长期吃药,身体也不好受啊。“
“听说福建省要设立这个科,那时我就已经关注到了。”唐华贵说,以前他懂看病、治病,但是却没有往其它方面想,也没有想过,自己去研究这些,也加入进来了,把多余的爱好带给更多的病人后,能看到众多病人出现新的变化,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口口相传的好医生。
唐华贵采访 (人物网记者 摄)
唐华贵自来到福建应诊以来,也开展了新的事业,毕竟不同于以往的是各种各样的病人前来,都已经不再是旧面貌,起初有因为语言的问题产生过障碍,也有因为习俗的问题产生过矛盾,但他坚信,为每一位前来就医的病人着想,想他们所想,慢慢沟通,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确实,在经验半年的努力和细心服务下,唐华贵主任成为了病人身边的守护者和指路人。每一本病历里,不再是简单的诊断结果和处方,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康复故事。
2018年上旬,一位病人在福建省多家医院确诊为肢端型xxx,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,在多位医生的劝说下已经放弃了治疗了,唐华贵从一名医生口中得知这一消息,主动找到病人的电话打了过去。他说道:“孩子才7岁啊,这就放弃,会毁了孩子一生的。他们治不了,但我能治,我让家长马上带孩子过来。”最终在唐华贵的要求下,家长把孩子带了过来,考虑到孩子还小,就这么一点问题,要治不难,不治就任其扩散了,最终唐华贵给孩子选择了中医外治的方法,减少服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身体。后来不到两个月,就康复了,所以送来了锦旗。“这面旗子又是他送过来的,因为上个月出差到泉州,顺道过来看望唐主任,想表达心意,只好再送一面。”唐华贵的助理指着旗子向记者说道。
唐华贵个人风采 (人物网记者 摄)
医者仁心 比亲人还亲
“这是一面特别有意思的旗子,病人是一位55岁的“老大爷”,他看到我们主任时,还叫小弟呢。“唐华贵的助理介绍道。因为这名病人家庭出现一些问题,孩子常年不在家,自己还抚养着三名孙女,或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了,让这名55岁的老人家看上去七八十岁,当得知需要3500块医疗费后儿子拒绝付款,老人家也只能放弃了。唐华贵得知缘由,给病人付上了2000元,让医院免除了1500元医疗费。病人康复后,马上送来一面旗子,上面的字正是00后的小孙女提的,特别有00后特征。
比亲人还亲,真的是这样吗?唐华贵说道:“我们治的是病,看的是人,不是修理机器,人们都有自己的思想。得病了谁不想快点好呢?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,能前来,我们一定要好好看,好好对待每一名病人,当对他们如自己亲人、朋友、兄弟或姐妹,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尽心尽力,治好病,暖了心。医学要求我们精益求精,医生要求我们诚上加诚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npersonage.com/yiliaoquan/9.html